近日,2025·尚天河文化沙龙“文化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——‘走进天河’园区资源对接会”在广州国际金融城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举办配资网站排名,通过业界人士的经验交流分享、园区文化产业资源对接,促进跨区域的资源流通与合作,实现优势互补。
经验交流,探索园区升级之路
深圳市文化产业园区协会秘书长、深圳市国元文化产业研究院理事唐英结合自身丰富的项目经验,在现场围绕“园区轻资产运营模式探索和管理输出”这一主题开展了主题分享。她总结了目前园区功能从产业聚集向城市综合体进阶、园区空间形态向虚实融合演进、园区生态从产业链延伸向多元生态圈拓展、园区发展大步迈向绿色低碳新阶段四个特点,指出随着城市空间资源日益紧张,“工业上楼”已成为破解产业空间瓶颈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。
唐英以深圳的游戏电竞、微短剧、AI创新应用、文商旅、时尚五类文化产业园区为例,从中小园区的轻量化转型策略,到大型园区管理输出赋能进行了深入剖析。此次分享不仅涵盖行业发展现状与痛点分析,更前瞻性地提出了构建“三区联动”机制下的城市社区文化生态圈等创新解决方案。
“一方面,园区可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、科技和创意资源,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,推动文化创新与产业升级;另一方面,园区要积极融入城市生活圈,通过导入新零售、新文创、新消费等业态,构建起服务园区企业和周边社区的生活服务生态系统。”唐英建议。
多元项目需求发布 激活文化产业合作新动能
活动以整合天河区文化产业园区资源、推动跨区域合作、创新供给机制为目标,现场发布了4个优质文化项目,向在场园区及企业释放合作意向。
据《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》的数据,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,预计2025年将超过634.3亿元,2027年将突破856.5亿元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。作为当下内容创作的热门赛道,“短剧孵化中心共建合作” 项目亮相活动现场。
广州壹团合气帝江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,公司在横店扎根后来到广州,拥有多重资源,不论是IP方,还是行业内的顶尖技术人员与平台,均有深度合作,公司参与创作的2部微短剧全网播放量均为15亿+。该公司现场围绕短剧孵化中心的建设规划、合作模式等内容展开详细阐述,鉴于广州还缺乏以微短剧产业为核心的孵化体系,期待与文化产业园区携手建立微短剧孵化中心(产业基地),形成基金会、微短剧创作大赛、培训等产业链,共同挖掘短剧市场红利。
随后,火指节模道大会负责人带来“沉浸式展览经济分享及共建合作”项目,以沉浸式展览经济为切入点,详细介绍国内规模最大、规格最高的模型专业展会。火指节模道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两届,在业界产生了巨大反响。参展品牌中,广东企业占比极高,完整覆盖了产业链全环节,充分印证了广东作为中国模型产业核心区的战略地位。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希望结合火指节模道大会IP优势,与园区合作共建特色项目,进一步扩大模道大会的规模和影响力,推动产业对接,助力中国模型产业链的成熟完善。
中创盈科集团负责人聚焦国际合作,带来“墨西哥文化产业园区跨境发展合作”项目,从文化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跨境路径出发,探讨如何打破地域壁垒,实现资源的跨国流通与整合。中创盈科已在墨西哥链接了本土化资源,涵盖当地政界、供应链公司、贸易商、工业园区、实体制造业等,可以为文化园区出海和企业出海提供一条龙服务。
广州玖禧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发布了 “国风文化活动项目合作”项目。该公司拥有“玖玖爱”“ 玖禧爱”“ 印象岭南”等多个自有品牌。“国风文化活动项目合作”项目立足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,希望利用自主品牌、自有社团和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,与优质园区合作举办各类文化活动、建设文化空间,以付费、三方合作、资源置换三种合作方式,进行多领域深度融合。
本次文化沙龙汇聚了众多文化产业园区的经营者、从业者及各行业精英,体现了各方对文化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。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促进了业界的经验交流与资源对接,更凝聚了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,为未来文化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与合作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南方+记者 郭苏莹配资网站排名
弘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